除了贴于人体皮肤或集成到衣物的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外,综合中心将功能性碳材料与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结合,综合中心以探索其在可植入式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或将成为碳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另一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服务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培训文章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王春雅博士。
综合中心【引言】柔性和可穿戴电子产品因其在人体健康监测和智能医疗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而备受关注。服务图14.柔性可穿戴生理信号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的集成图15.自供电可穿戴系统: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与柔性能源器件的集成【小结】该综述总结了应用于高性能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各种碳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方面的最新进展。
【图文导读】(一)碳材料在柔性可穿戴应变/压力传感器的应用图1.基于碳材料的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培训原理与性能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可穿戴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左),培训其他碳材料在可穿戴式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右)。
碳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综合中心本征或结构柔性、质轻、高稳定性、易于化学修饰以及规模生产等优点,而成为应用于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明星材料服务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培训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中心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O活性位点的活性不仅可以通过用其他TM原子代替最接近的原子(Ti)来调节,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在其第二最接近的位点产生O空位来调节。1997年首批入选百、培训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